
【原创】曾经受阅,终身难忘
曾经受阅,终身难忘 邵嘉敏
此时此刻,北京天安门广场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今年31岁的马俊杰与公司同事们齐聚电视机前,凝神观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庆祝大会和阅兵盛典的实况直播,心潮随之起伏澎湃。
2019年3月,刚退伍不久的马俊杰迎来了人生的特殊召唤。通过层层选拔,他成为了国庆70周年阅兵预备役部队方阵中的一员。 在训练基地,他们从最基础的正步动作开始练起。当年26岁的马俊杰每天清晨5点开始训练,直到夜幕深沉。
除了短暂的用餐和休息,几乎所有时间都在训练中度过。盛夏的训练场上,汗水浸透了一身又一身作训服。
日复一日的严格训练,让他整整瘦了18公斤,而有些队友的体重甚至下降了20多公斤。但他和战友们无怨无悔,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圆满完成这次受阅任务。
进入阅兵村后的强化训练,考验着每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期间,马俊杰曾因肺部感染住进医院,但治疗稍有好转便通过早晚补训、加训来跟上节奏。
目睹有队员因伤病退出,他始终告诉自己:“我是军人、我是民兵、我是战士,绝不能退缩半步,给老部队、给家乡人民丢脸”。 中国军人和民兵特有的使命感、责任感,支撑着他一次次突破生理极限。马俊杰感谢在部队打下的坚实基础,让他在阅兵训练中能够坚持不懈。最终受阅的预备役部队方阵中,全市仅有11人入选,而他是闵行区的唯一。
2019年10月1日,这个刻骨铭心的日子。马俊杰踏着雄浑激昂的军乐,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走过雄伟的天安门,圆满完成了受阅任务。 他身处预备役部队方队第六排面第四名。实际上,当时他的内心异常平静,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每个动作的细节上,就像经验丰富的运动员站在赛场上,全心投入比赛一样。
整整7个月的汗水和伤痛,最终成就了“一次受阅、一生荣光”的宝贵记忆。他因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任务中表现突出,被阅兵指挥部评为“阅兵工作民兵预备役先进个人”。
如今的马俊杰,已经是国有企业的一名高管。阅兵的经历塑造了他严谨坚韧的工作作风。
从担任老总的驾驶员到秘书,再到助理,他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成为大家值得信赖和依靠的骨干。他说:参训、受阅的这段经历,已经成为他人生中不可磨灭的精神财富。
9月3日的阅兵盛典,马俊杰格外关注受阅队列和新型装备,看到民兵预备役部队方阵更如身临其境。时隔6年,我们的列装更加先进,预备役部队的步伐更加坚定有力。
他明白,盛大阅兵并非只是一种视觉盛宴,其背后是国家力量的凝聚和国防坚定的决心。这不仅是一场展示国威军威的盛典,更是一个民族走向复兴的铿锵步伐。
此刻,我放下与马俊杰通话的手机,共同感受那份荣光与自豪,那种使命与责任,那样激动与震撼。
|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信纸作者:海上夕阳
- 等28人点赞

精选留言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 未定义0条内容 你没有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