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创】周游上海 ——上海九子公园:在苏州河畔,遇见老上海的童年时光
茸耀(范亦铮)
上海九子公园
在苏州河畔
遇见老上海的
童年时光
在上海苏州河畔,成都北路与南苏州路的交汇处,藏着一片不足7000平方米的绿洲。这里没有摩天轮的炫目,也没有网红打卡点的喧嚣,却以九组铜铸雕塑、一片竹林和几声蝉鸣,藏下了三代上海人的童年密码。它叫九子公园,一个用名字便勾勒出老弄堂烟火气的存在。
第一次听到“九子公园”的名字,总让人联想到“龙生九子”的传说。但走入其中才会发现,这里的“九子”并非神话中的神兽,而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上海弄堂里最寻常的九种游戏:扯铃子、跳筋子、滚轮子、打弹子、掼结子、造房子、套圈子、抽陀子、顶核子。这些名字对年轻人或许陌生,但对老上海人来说,每个字都像一把钥匙,能打开尘封的童年。
“那时候放学不回家,先在弄堂里‘造房子’。”68岁的王阿婆坐在竹椅上摇着蒲扇,指着草坪上用彩色钢管拼出的“房子”图案笑,“用粉笔在地上画格子,单脚跳、双脚跳,赢的人能‘买’整条弄堂的‘房产’。”她身后,一座2.5米高的铸铜雕塑定格了小女孩跳橡皮筋的瞬间——辫子飞扬,脚尖点地,连方凳上未合拢的作业本都透着灵动。
九子公园的奇妙之处,在于它把“游戏”变成了可触摸的艺术。沿蜿蜒小径漫步,九组雕塑如电影分镜般展开:打弹子的少年蹲在地上,手指紧扣玻璃珠;滚轮子的铁环在老人手中稳稳前行;掼结子的竹签在姑娘指间翻飞,丝巾系成的“结子”正要落进瓷碗……每组雕塑旁都立着铜牌,用简笔画和文字还原游戏规则,连“顶核子”要用橄榄核而非核桃的细节都标注得清楚。
“现在的孩子玩iPad,我们那时候玩‘顶核子’。”75岁的陈伯伯弯腰捡起一颗石子,轻轻顶在鼻尖,“比赛时要用呼吸控制平衡,核子掉了就要输一颗‘赌注’——可能是块糖,也可能是张香烟壳子。”他身后,铸铜的孩子们正屏息凝神,额角的汗珠在阳光下闪着光。
九子公园的故事,始于2005年。当时黄浦区南京东路街道在承兴里弄堂举办首届“弄堂九子游戏大赛”,没想到这项“草根运动”竟一炮而红。从婆婆妈妈到外国友人,从在职员工到学生,每年秋季的“九子大赛”成了上海旅游节的保留节目。2006年,全国第一座以“九子”命名的公园在苏州河畔落成;2020年改造后,围墙被绿篱取代,防汛墙后移出亲水平台,九子雕塑从草坪移到步道旁,连管理用房都改成了清水混凝土风的“纸鸢屋”。
“改造时特意保留了原有的香樟树和竹林。”设计师周小平说,“老人们坐在竹椅上打牌,孩子们在雕塑旁模仿游戏动作,这种‘代际互动’比任何设计都珍贵。”如今,公园里常能看到这样的画面:银发老者教小孙女“抽陀子”,年轻人举着手机拍雕塑发朋友圈,穿汉服的姑娘在丝网画墙前摆pose——传统与现代,在这里悄然重叠。
九子公园的面积只有标准足球场的一半,却像一块被时光偏爱的“飞地”。东侧是南北高架的车流,西侧是成都北路的喧嚣,但一走进园内,竹影婆娑,蝉鸣阵阵,连空气都慢了下来。
“每天早上来打太极,下午和老姐妹织毛衣。”住在附近的李阿姨指着西侧围墙的丝网画说,“这些画是当年弄堂生活的真实场景——晒衣服的竹竿、挂在门上的铜铃铛、趴在石库门门槛上的小猫,看着就像回到了小时候。”她身后,铸铜的“掼结子”雕塑中,姑娘的丝巾正要落进碗里,仿佛下一秒就能听见竹签碰撞的清脆声响。
如果你要来九子公园,请做好“穿越”的准备。这里没有导游讲解,只有阿婆会主动教你“抽陀子”的技巧;没有纪念品商店,但雕塑旁的铜牌上,刻着每个游戏背后的上海话俗语——“顶核子”要“稳笃笃”,“滚轮子”要“脚头快”。
最适合的时间是清晨或黄昏。清晨,老人们带着收音机来打拳,竹椅上的茶杯还冒着热气;黄昏,夕阳把铸铜雕塑镀成金色,穿校服的孩子们在“造房子”的图案上追逐,笑声撞碎了苏州河的波纹。
“有个日本游客,在‘跳筋子’雕塑前站了半小时。”公园管理员老张说,“他说在日本也有类似的游戏,但没想到上海能把这些‘小乐惠’做成公园。”确实,九子的魅力,在于它超越了地域。打弹子需要专注,滚轮子考验平衡,掼结子讲究手眼协调——这些简单的快乐,是全人类共通的童年语言。
如今,九子公园的“九子”已扩展到数十种,桌上冰球、扑克24点等新项目也被纳入。但最动人的,始终是那些铸铜雕塑里凝固的瞬间:小女孩跳橡皮筋时扬起的辫子,少年蹲在地上瞄准弹珠的眼神,姑娘掼结子时微微倾斜的手腕——这些细节,让每个走进公园的人,都能找到自己的童年倒影。
离开九子公园时,天已擦黑。竹林里的灯带次第亮起,把铸铜雕塑的影子投在步道上。远处,苏州河的游船缓缓驶过,船上的游客举着相机,对准这片不足7000平方米的绿洲。
或许他们不知道,这里曾是上海的“门厅”,曾是弄堂游戏的发源地,曾是三代人共享的“童年博物馆”。但没关系,因为九子公园的秘密,就藏在那些铸铜的皱纹里、竹椅的吱呀声里、孩子们追跑的脚步里——它不说,你自会懂。
下次路过成都北路,不妨拐进这片绿洲。哪怕只是摸一摸铸铜的弹珠,听阿婆讲一句“小鬼头,侬会抽陀子伐”,或许就能找回那些,被时光偷走的、简单的快乐。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信纸作者:琴琴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 未定义0条内容 你没有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