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为什么是关公?——走进解州关帝庙之三

字体调整: | |

(俞富章)

在解州关帝庙的正庙内,还看到了两棵古木,令人难忘。
一棵为古沉木,其别名有二:一曰乌木,一曰阴沉木。长度达20米。横卧于崇宁殿右侧。产地为湖北荆州长江沿岸。据介绍,这是一棵生长于远古时期的名贵树木,因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难而深埋于古涧道、泥沙之中。然而,古木拥有与众不同的特质,虽遭遇了灭顶之灾,但还是以另一种姿态坚强的存在着,经过成千上万年的演变而形成今的模样。             

另一棵为硅化木。别名木化石,长度达26米。横卧于崇宁殿左侧。此木产自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据介绍,约在1.5亿年前,这棵树木在高压、低温、缺氧的地质环境下浸泡于二氧化硅饱和溶液中,树中的碳元素被二氧化硅所取代,进而演变成今天的模样。

这两棵古木均为捐赠物,古沉木由荣氏古沉木艺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员增荣先生捐赠;硅化木由新疆阜康市泰华煤焦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华先生捐赠。

倒而不朽,枯而不腐,有些树死了,还活着;有些人死了,永垂不朽!这是我看到两棵古木的感受。我以为,将两棵古木存于解州关帝庙内,是十分匹配的。         

根据国家宗教部门的统计,全国在册的关帝庙有30多万座;目前在168个国家和地区,分布着3万余座关帝庙、关公会馆 。而解州关帝庙始建于隋代,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是我国现存关庙中始建最早、规模最大、建制最高、保存最为完备的古建筑群,是全国唯一拥有端门、雉门、午门等帝王规制建筑的关帝庙,因此,解州关帝庙拥有特殊的地位,被誉为“关庙之祖”“武庙之冠”。

说句实话,这些年到各地旅游,相关寺庙也参观不少;也写过一些参观寺庙的随笔。但是这回拜访解州关帝庙,所见所闻还是令我难忘。         

首先令我大受震撼的是解州关帝庙的建筑艺术。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的端门、雉门、午门、御书楼、崇宁殿、春秋楼等建筑,不仅气势恢宏,庄严肃穆;并且精致美观,别具韵味。春秋楼采用悬梁吊柱结构,更是中国古建筑中的珍品。
其次,解州关帝庙的雕刻艺术更令人大开眼界。四龙壁是明代宣德年间烧制的琉璃影壁,壁上四条蟠龙遨游飞动,衬以凤凰、麒麟等祥禽瑞兽,极为罕见,被誉为中国石雕艺术的代表作。       

庙内的砖雕艺术精致完美。端门是砖雕艺术的代表,通体以砖砌成,檐檩以下全部采用砖雕装饰,斗拱、椽飞、匾额等建筑构件均为砖雕制作,图案丰富,技法多样。崇宁殿四周的26根石雕蛟龙柱,以及雕刻“二龙戏珠”,还有“万代瞻仰”牌楼等,雕刻内容丰富,人物、动物造型逼真,叹为观止。

庙内的木雕艺术承载故事。基于关公的特殊经历,题材多为三国故事;其中雉门、御书楼、崇宁殿、刀楼、印楼、春秋楼等建筑的额枋、斗拱、垂柱等部位均有精美的木雕,刀法细腻,造型生动。

解州关帝庙拥有丰富且珍贵的文物珍宝。如庙内悬挂有康熙御笔亲书“义炳乾坤”、乾隆钦定“神勇”、咸丰御笔亲书“万世人极”、慈禧太后题“威灵震叠”匾额,堪称珍宝,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到解州关帝庙除了欣赏建筑、文物之外,其特有的关公文化更令人心动。关公作为文武神圣,其精神核心内容便是“忠、义、仁、勇”,以此主题,形成关公文化。关公文化,不仅因关公形象受民众崇敬欢迎,而且因它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广泛的包容性,而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和文化符号。           

千年古庙纳天地匠心,忠义精神铸华夏之魂。从关帝庙出来的那一刻,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为什么是关公?三国以来,中华大地上诞生了多少英雄好汉?仅《三国演义》中就有至少百位以上的大英雄!即便是桃园结义还有刘备和张飞!为什么是关羽?关羽一生对国以忠、待人以义、处世以仁、征战以勇,后世历代帝王追祀褒封,庶民百姓虔诚信仰、顶礼膜拜,由此逐渐形成“庙祠林立,享祀天下”之盛况。千余年来,从华夏神州到世界各地,同奉关公,形成了内涵丰赡、覆盖面极广的文化现象,“万世人极”,为史罕见。我以为,关公从普通人而成为文武之神,千余年来不仅被帝王推崇,更被普通百姓爱戴和崇拜,其中的奥秘是值得研究的。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信纸作者:小燕子我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微信扫二维码分享
等10人点赞

茸城夕阳红

老有所乐 老有所为
加好友
评论字体大小调节: | |

精选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回复

登录立即注册

    暂时没有留言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 未定义0条内容
  • 你没有登录

收藏夹名称

×
×
评论
点赞
分享
导出图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