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新区新四军历史研究会 的个人主页 注册

【原创】心中的旗帜

导语:

修改
字体调整: | |

发表于2025年07月22号 11点 阅读 1657 评论0 点赞3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心  中  的  旗  帜

 

长夜漫漫何时旦,

烽烟四起民涂炭,

安得长风万里乘,

杀尽倭奴心胸快。

 

——李雪舟

     “继承烈士遗志,致力振兴中华”,这是原国防部长迟浩田上将曾在纪念李雪舟烈士牺牲60周年时题词。

       1913年,李雪舟出生于浦东南汇县书院乡一个农村家庭,受到中共党组织的教育和启发,阅读中共刊物和进步书籍,革命思想扎根于心,立志“愿得杨枝一滴水、不羡人间万户侯"。1933年,学医满师回乡的他设所行医,常为沿海贫苦农民送医送药誉满乡间。在中共南汇东南区区委书记肖方启引下,他决心改变抗战期间大量农村小学停办状况,和陈东梅等友人办起了振华小学、东明小学,对青少年进行抗日救国教育。1944 年,李雪舟联络10多名识字青年,创办文化研究社,并亲任社长,书写爱国诗篇,学习毛泽东著作,印发抗日传单。

       在中共地下党领导下,他以医生职业为掩护,担任秘密武装小组组长,配合区中队摧毁敌伪联络站镇压汉奸恶霸组织惠东乡农民协会,还担任会长,带领农民抗捐抗税。当目睹日军暴行,他义愤填膺,悲愤之情与杀敌决心在诗中溢于言表。

       14年艰苦卓绝的抗战终于迎来胜利,浙东新四军奉命北撤,李雪舟留下来坚持革命斗争,仍以行医作掩护,收集情报,开展地下活动,还经常亲自传递情报。一夜,磅礴大雨倾盆而下,路面积水成河,密集的雨点模糊了视线,他几次失足跌入河中,浑身湿透又泥泞不堪,仍然爬上来急着赶路,情报送到后的李雪舟大病了一场。

       积极从事地下活动的李雪舟发挥着重要作用,引起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极端仇视。1947年4月,国民党“南汇保安团”纠合泥城、书院等地区的自卫队进行所谓“清共”,捕杀革命同志。一天深夜,他不幸被捕,被敌人带到南汇外三灶遭受毒打,后来又被带到万祥,关押在一个地主的家里,由伪县长、保安团长徐泉连夜审讯。敌人对他施加“踩杠子”、“上老虎凳”等酷刑,一天一夜,把李雪舟打得皮开肉绽,手骨折断,几次昏死过去。即便如此,李雪舟同志顽强地忍受着非人的虐待,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严守党的秘密,保护革命同志!敌人无论怎么用残酷的手段企图撬开他的嘴巴,都一无所获。无计可施之下,敌人在万祥镇北郊金家桥北侧枪杀了李雪舟。在去刑场的路上,李雪舟毫无惧色,大义凛然,镇静地向过路和群众点头致意,慷慨激昂地呼喊革命口号,他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与精神深深感动了沿途群众,当天晚上,一个农民冒着生命危险,收殓了李雪舟同志的遗体。

       新中国成立后,为纪念李雪舟烈士,南汇县人民政府把他生前所在的村命名为“李雪村”;2014年镇政府在李家竹园旁依照原样重建了“革命小楼”,以表达对李雪舟同志深深的缅怀和崇敬之情。

       人们常说,五星红旗是用无数革命先烈的鲜血染成的,因为没有他们把鲜血洒在这片热土,把忠骨埋进广袤大地,就没有新中国的成立。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引领着继往开来的有志之士拼搏斗争,建设祖国。在这个骄傲的时代,中华民族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东方巨龙的吟啸响彻寰宇。近代以来,中华名族经历了百年浩劫。在那段栉风沐雨的峥嵘岁月里,有多少个李雪舟前仆后继地为祖国献出生命?在那冉冉红旗背后,是多少代人秉持着革命精神,一步步造就了今天的辉煌?在神州大地上,究竟发生了多少令人肃穆的,可歌可泣的故事?不言而喻。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我辈英雄少年自将于世界民族之流中踏浪前行,穷极一生以助力中华腾飞!

 

下沙学校 初二2班 芮雨棠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点赞3 收藏 0 已推荐到 推送到圈子 分享
微信扫二维码分享

等3人点赞

评论字体大小调节: | |

精选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回复

登录立即注册

    暂时没有留言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收藏夹名称

©2017 老小孩网站版权所有 | 沪ICP备08012383号    举报电话:021-643239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