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修改发表于2025年07月23号 06点 阅读 3824 评论5 点赞23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常州园林的留白之趣
——【游览随记】之四十三
毕文杰
退休前,在沪街道工作期间,曾有幸接待江苏常州市一街道来访交流团。临别之际,带队的陈主任执手相邀,一句“常州常州,常来走走”,质朴中饱含热忱,既藏着地名的巧思,也传递出龙城的盛情。自此,常州二字便刻入记忆,也为日后几次探寻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埋下伏笔。
此番踏上常州之旅,正直晚春时节。不知何时,一句“常州园林(1)名称挺有趣的”悄然入耳,于是,那些藏在青砖黛瓦间的妙趣,便成了索绕心头的念想,也化作此次寻园之旅的动力。
四日行程紧凑,遍访近园、意园、萃园、未园、暂园、东坡园共六园。然游园途中,亦有遗憾。意园闭门修缮,暂园与老干部活动场所合并免进,未园与少年宫融为一体,只双休日开放。无奈之下,此三家有的细看介绍,有的扒栏远眺,有的拦客询问,均未睹其真容。幸览近园、萃园、东坡园(另述)雅致景观,又从别人介绍、报纸资料里多了解了些其他园林的情况。
近园起初为明万历三十二年进士、陕西布政使(相当于现在的省长兼省政府秘书长,主要负责一省的行政和财政事务)恽厥初的宅园。康熙六年(1667),告老还乡的福建延平道按察司副使(相当于当下一省地级负责司法监察的官员)杨兆鲁购得此处,历时五年营建近园,“近似乎园”,故名“近园”。近园建成后,成为文人雅集的场所(2),当时多位诗人曾为近园题诗吟诵。
暂园由书法家唐驼于20世纪20年代建造,因资金有限,原计划“暂作栖身之所”,待日后完善,故取名“暂园”,暗含“暂时栖居,非永久之园”之意。未园由实业家吕师濂于1920年建造,园主取“尚未完竣”之意,寓意园林建设“虽成犹未”,留有完善的空间,也暗含谦逊态度,故称“未园”。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的约园,原为明代官府花园,后归士坤赵翼家族所有。园主取“约取”之意【出自苏轼“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3)】,强调园林规模虽小,但设计精巧,内涵雅致,体现“简约而不简单”的造园理念,故名“约园”。而因园林占地面积约半亩,规模小巧,建于清光绪年间的私家小园林,便以“半亩之地”直接命名为半园。萃园则以明清至民国时期常州存在过的归乐园、石园、洛原草堂、寄园和菱溪草堂等五座私家园林为蓝本,通过重建方式,荟萃五园精华而成。
综上来看,近园,尚未成园:未园,未成之园;暂园,暂且为园;约园,约乎为园;半园,半亩之园。它们都透着一种不刻意、不张扬的分寸感,恰是常州园林那份藏巧于拙、留有余韵的独特气质。数日时光,五六园林,虽未览尽常州园林全貌,却也能勾勒出其特有韵致的大体轮廓。这些园林的命名多与建造背景、规模特征、主人的处世观念相关,其核心即为“以名寄意”之特色:其一,体现了文化上的隐喻。用名字藏典故、寄情思,把文人情怀和理想藏在园名里。其二,体现了意境上的营造。园名和景色搭配,光听名字就能想像园内的风景画面。其三,体现了生活上的智慧。园名里藏着做人做事的道理,像“留有余地”“不过分求满”“谦受益满招损”,用名字敎大家怎么生活,怎么看世界、看社会、看人间。
此番游历常州园林,方知其别于苏州与杨州园林的精妙:既无苏州园林的繁复精巧,亦少扬州园林的豪阔张扬,独以“以名寄意”的巧思和含蓄谦逊的留白气质,勾勤出江南园林的别样风骨,令人回味无穷。
留白是给心灵留下一片蓄力的天地,就像奋斗路上偶作停歇,不是懈怠,而是为了更从容地向远方迈步。对于老小孩来说,这留白里也藏着一辈子的通透,年轻时总想着填满日子,到老才懂,空出来地方,才盛得下回忆,容得下心安,留得住清欢,就像这园林,不着笔墨之处,最是滋味悠长。
附:1.据史料统计,常州城区及阳湖县、武进县旧地,有文字记载的知名园林就有一百五十余座。因此,被称为“百园之城”。在明清时期,常州园林更是盛极一时,有诸多名园分布于城内城外。2.近园建成后,就成为了文人雅集的场所。清“毗陵(常州市的古称)七子”之一的赵怀玉曾写道:“吾乡凡雅,盛于康熙”。清初的毗陵四家、毗陵六逸及清中叶的毗陵七子大都到过近园,题诗作画,其中在1672年和1996年举办了两次著名的雅集。(3).苏轼《稼说送张琥》一文中的两句。这两句说明,做学问或做事要广泛积累,深入观察,然后精准选取、谨慎运用,强调积累与运用的辩证关系。
以名寄意有韵味,龙城常州令人醉。留白不图天下最,谦中受益芳名垂。毕老师的佳作《常州园林的留白之趣》——【游览随机之四十三】游中有乐,乐在其中;说文解字,收益颇丰。作者躬身亲历,深入采撷,将不同于苏州和扬州的常州园林景观,给读者带来了别有洞天的美的享受。一句“常州常州,常来走走”让人记住了常州,妙哉!为毕老师的佳作点赞!向毕老师致敬!
人生,留白又添彩 毕老师的游记总是另有一功,切口不大,观察很细,除了玄乎之妙,还有留白之趣;“常州常州,常来走走”,园林园林,不远很灵。 这篇游记聚焦于常州园林的留白,视角不同寻常;六个园子五个以一字命名:近园、意园、萃园、未园、暂园,再加一个东坡园;近似、暂栖、未竣,都成取名之缘;还有约园,约乎之意,半园,半亩之地;江苏多州,常州之外,还有苏州、扬州;都有杰出园林,风格各有千秋。 留白,大概是个常态;有的出于无奈,总不能通吃包揽;有的有意为之,留点余地,另作安排;有的营造意韵,这头浓烈那边清淡;人生也在留白,又都互补添彩。 为毕老师的佳作《常州园林的留白之趣》点赞!
转发浦江思源缪教授的点评:毕老师的游记好看,以雅、趣、巧为特色,充满人文气息,文人特质。 此文写出常州园林以名寄意的特点。常州园林通过“以名寄意”的方式体现主人的志趣、理想或对自然的感悟。读来有趣,常州园林的“以名寄意”既是江南文人文化的缩影,也承载着地域历史与哲学思考。每一处命名都是主人精神世界的投射,最终形成常州园林“以小见大、以谦蕴深”的独特气质。 我对常州有特殊的感情,从小在常州生活了6年,至今还有许多亲戚在常州。所以读毕老师的这篇文章,感到特别亲切。为毕老师的文章点赞![合十][抱拳][握手][强][玫瑰][强][玫瑰][强][玫瑰][强][强][强][强]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