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锅 的个人主页 注册

【原创】热心公益的多面手

导语:

修改
字体调整: | |

发表于2025年07月22号 20点 阅读 10229 评论0 点赞102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热心公益的多面手

——记新湖明珠城王振元老师
 


       王振元老师属鼠,今年77岁,英俊的面容上,浓眉下一双眼睛透着敏锐。他原住上海静安区,1969年插队到黑龙江赤峰宁城县,坎坷的生活让他饱经风霜,尝尽了酸甜苦辣,却始终勤恳踏实。1980年底,他被抽调到上海长江机械厂做铣床工,后经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技师学院培训,到劳动局下属的第三技校任教员,直至2009年退休。王老师聪明好学,更愿花钱为大家想方设法做好事。
 

 

 


        在单调简朴的上山下乡生活中,王振元老师始终保持良好心态,努力与贫下中农和周围的老知青打成一片。他买来理发工具,学会理发后,便义务帮大家理发洗头;手头稍有余钱,又买来小提琴自学,后来加入农村文艺小分队,成了像样的演奏员,大家都夸他聪明。他却说:“要适应环境,让大家一起快乐生活。”笔者打趣问他当时收入是不是不少,他微笑着坦言:“当时住的村庄很落后,晚上只能点油灯,一年分红还不到65元。”即便收入微薄,为了大家的快乐,他在买理发工具、乐器上从不含糊。
 

 

 

 


       王振元老师还有个志愿服务的喜好——刻苦钻研摄影技术,为邻居、村民和亲朋好友拍照留念。他不抽烟不喝酒,却在这方面格外舍得投入。1970年,他花几百元买了飞达2型135手动相机;1982年上调回沪不久,又升级为1000元的日本奥林巴斯自动相机,搭配1980元的35至105变焦镜头;2004年,他购入2万多元的尼康200型相机;2012年,为了让照相服务更完善,给大家带来更多快乐,他又添置了“三件套”:4万多元的尼康800相机及24至70、70至200两只镜头;上千元的彩扩打印机、塑封机;在家建造一个有一定规模的摄影棚。而这些装备与大量耗材、道具为大家服务开销,他从未收过任何人一分钱。

 

 

 

 


 


       1980年底调回上海后,王振元老师除了认真工作,最大的兴趣便是学舞蹈。这是在妻子张兆玉老师的建议下开始的,他的专注程度令人赞叹。舞蹈种类繁多,他只要看到新的舞蹈教学广告,就会追着学到手。上海歌剧舞剧院、静安区文化馆、长宁文化馆,甚至一些饭堂、仓库、空旷地,都曾留下他学习的身影。他不仅学会了多种常见舞蹈,连不少冷门舞种也略通一二。1997年,英国国际舞蹈教师学会海外考官来沪考级,要求考生按指令即兴编舞表演,许多知名舞者因遇上冷门舞种被淘汰,而名不见经传的王振元老师却从容应对,顺利通过国标舞M级的华尔兹、探戈、快步舞及L级的伦巴、斗牛士、桑巴舞的点舞-编舞-跳舞考核,以高分荣获(M、L)双级证书,赢得全场喝彩。

 



 

 
       王振元老师学舞,总想着带动身边人一起参与。新湖明珠城近年来成立舞蹈队,并装修了带双向镜面的练功房,吸引了不少热爱舞蹈的老年人加入。王老师就每周定时来义务指导,耐心细致,深受大家喜爱。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信纸作者:黑土恋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点赞102 收藏 2 已推荐到 推送到圈子 分享
微信扫二维码分享

等102人点赞

本文作者

容锅

曾是《上海公安研究》编辑、《青浦公安研究》常务主编

加好友
评论字体大小调节: | |
博主关闭了此篇讲述留言功能。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收藏夹名称

©2017 老小孩网站版权所有 | 沪ICP备08012383号    举报电话:021-643239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