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强 的个人主页 注册

【原创】上海之美,是流动的人间诗篇

导语:

修改
字体调整: | |

发表于2025年07月23号 06点 阅读 5102 评论12 点赞39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站在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前眺望,东岸陆家嘴的玻璃幕墙折射出流光溢彩;上海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在此刻奇妙地交融。

     上海之美,恰在于这种永不停歇的自我更新与古老记忆之中,蕴涵着城市精神、海派风骨与人间烟火,是时光里流动的长河。

     海派文化是上海之美的灵魂所在。在思南公馆的花园洋房里,在衡山路的梧桐树影下,历史的流动,是上海人血液里的文化基因。海派文化是上海骨子里的兼容并蓄,田子坊的石库门里,咖啡馆飘出的爵士乐与弄堂口的评弹声奇妙交融。

     上海的风貌魅力,在于新旧之间的对话。武康大楼的弧线仍保持着百年前的优雅,豫园九曲桥映着湖心亭的飞檐,不远处外滩金融中心正举办着艺术展。走在愚园路,老洋房的铸铁栏杆上缠绕着三角梅,藏着张爱玲笔下的旧时光......这种美,是历史的厚重与当代的鲜活握手。

     这座城市的魅力还在于那些藏在高楼阴影里的石库门弄堂,在于西装革履的金融精英与拎着菜篮的阿姨擦肩而过的瞬间。

    里弄生活构成了这座城市最生动的底色。里弄的烟火气纵横交错,不仅是建筑空间,更是情感纽带,见证着代代上海人"螺蛳壳里做道场"的生活智慧。

    当暮色降临,外滩的灯光渐次亮起,苏州河上的游船划过一道道银波,此刻的上海如同一个巨大的万花筒,每个转角都能看到不同的色彩组合。

    有人说上海是“魔都”,因其变幻莫测,其实,上海的骨子里,始终跳动着“敢为人先”的脉搏。从开埠时的商船云集,到改革开放后的浦东开发,这片土地从不缺“勇立潮头”的魄力。

    “上海之美”,在城市精神的刚柔并济里,在海派文化,人文风貌的新旧共生,兼容并蓄里,更在里弄社区那缕永不消散的烟火气里;上海之美,是流动的人间诗篇。现将近年来在沪上拍摄的部分照片,以诠释“上海之美”的底蕴。

 

 

 

 

 

黄浦江面,波光粼粼,在外滩建筑群跃动,浦江两岸尽朝晖。

 

 

 

 

 

兼容并蓄,海纳百川,活力满满,生机勃勃。

 

 

 

 

 

人民广场喷泉,温暖的光辉,拥抱着这座奋斗之城。

 

 

 

 

 

繁华的街景,在明亮的双眸中闪过。

 

 

 

 

 

现代之城的旋律,勾勒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模样。

 

 

 

 

 

武康大楼的优雅。

 

 

 

 

 

俄国著名诗人普希金,在街道旁闪烁着不朽的身影。

 

 

 

 

 

 

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在杨浦大桥上;黄浦江边,正生长出新的城市地标。

 

 

 

 

 

苏州河边的光影秀,AI浪潮奔涌而来。

 

 

 

 

 

思南公馆,树影斑驳。

 

 

 

 

 

 

老洋房,交织成属于上海的独特记忆。

 

 

 

 

 

 

百代小红楼,“义勇军进行曲”的唱片诞生地。

 

 

 

 

 

老洋房在眼中流过,仿佛在向世人诉说着一座城的岁月的故事。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世界上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上海勇毅前行。

 

 

 

 

 

 

北外滩的世界会客厅,上海,因开放而兴。

 

 

 

 

 

 

巴金图书馆,海派文化的一扇重要窗口。

 

 

 

 

 

 

石库门弄堂。"今潮8弄"让百年石库门变身艺术空间。

 

 

 

 

 

田子坊的石库门里。田子坊旗袍工作室的裁缝正为外国客人量体,既守得住传统的根,也接得住世界的风。海派文化,在兼容并蓄中有生长的基因。

 

 

 

 

 

 

小巷弄堂的韵味,街角小店,充满朝气的年轻人,手握咖啡,穿街而过,用科技创新之笔,书写着新时代的上海故事。

 

 

 

 

 


 

澎湃着开放与创新精神,博采众长,开拓进取。

 

 

 

 

 

 

生煎包滋滋冒油,西装笔挺的“爷叔”,候在一旁。上海的美学本质是多元共生的智慧,它允许法式面包房的香气与葱油饼摊的油烟在街角相遇。

 

 

 

 

 

 

 

这座城市的魔力,在于它让每个居住者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版本。上海人讲究"拎得清"却深谙"做人要漂亮"的道理。

 

 

 

 

 

 

 

在街心的口袋花园里,伫立着著名诗人泰戈尔的雕像。

 

 

 

 

 

 

多伦路,海上旧里,海派文化的发源地。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会址”在海上旧里静静矗立,左联战士的雕像。

 

 

 

 

 

 

围绕“鲁迅墓”转一圈,感受鲁迅在生命最后十年的生活轨迹。

 

 

 

 

 

杨浦滨江,东方之约,黄浦江畔,中国的舞台,世界的精彩。祝福你,上海!明天,会更美好!

 

文/摄影  国强

2025年7月22日夜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信纸作者:林林总总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点赞39 收藏 0 已推荐到 推送到圈子 分享
微信扫二维码分享

等39人点赞

本文作者

国强

广交朋友,快乐生活

加好友
评论字体大小调节: | |

精选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回复

登录立即注册

  • 沙金2025-07-23 22:10:19

    此文以海派文化特有的风骨为切入点,铺展出城市精神的刚柔并济、人文风貌的新旧交融,以及人间烟火在时光流转中的温润流动。作为在上海成长的一代人,老师字里行间唤起我内心最柔软的记忆。为它的美骄傲!为它的文化骄傲!为它的风骨骄傲!

    举报

  • 容锅2025-07-23 17:56:11

    光看看国强老师的撰文甜甜的m写得太绝妙吧!您把上海的美扒得透透的,既有新旧碰撞的张力,又有烟火气的温度,文字像带着画面感一样,读着就像跟着你在上海的街头巷尾走了一圈,连海派文化的魂都写出来了。而美文配上超美的照片镜上添花,让人更有特别的感觉,国强老师太会捕捉这座城市的精髓了!(大赞)

    举报

    国强 共鸣,回味,思索,容锅老师在美的点评中带进了一个多姿多彩的天地。语言质朴,自然亲切,文采动人,思理深邃。多谢老师精湛赐评鼓励!仲夏安康! 举报

  • 快乐不老翁2025-07-23 11:32:31

    上海美景,在老师照片中展现;上海魅力,在老师文字中体会。

    举报

    国强 简练有序,皆有情致。多谢不老翁老师精湛留言!夏安!多保重。 举报

  • 荒原石2025-07-23 10:55:54

    美景美摄,图文并茂。学习分享,感谢老师!

    举报

    国强 晚上好!多谢荒原石老师精湛留言鼓励!夏安! 举报

  • 杂食/老牛。2025-07-23 10:12:58

    早啊!是的。多谢!多谢。多谢!国强老师:多谢!多谢。多谢!这就是:多么熟悉的地方/确实陌生异样/一座座一桩桩/总是使人难忘/过去的模样/今天的阳光/还有那明天的希望/回眸历史/我们还有多少主张/去迎接我们心中的水中央——新希望!多谢。祝福您:夏安——安度一夏也。

    举报

    国强 老牛先生夹叙夹议,写得饱满,浸透着对社会的体验。多谢先生精湛赐评!仲夏安康! 举报

  • 华龙2025-07-23 10:11:12

    告诉国强老师一个好消息,经过几天已经,已经把《时光流影》照片制成为H5照片,81以后展示与交流!

    举报

    国强 谢谢华龙老师,天气炎热多保重! 举报

  • 同泰2025-07-23 10:01:47

    以诗意文字串联上海地标,借镜头变幻展示流动诗篇之妙,这是对上海之美的生动诠释 !

    举报

    国强 点评凝聚着同泰老师对沪上独特的感受。多谢老师精湛赐评鼓励! 举报

  • 海上造船人2025-07-23 09:36:29

    图文并茂,闪现出东方魔都的城市历史、旖旎风光,给老师点赞???

    举报

    国强 留言神采飞扬,佳句励人。多谢造船人精湛赐评! 举报

  • 杨克元2025-07-23 09:22:09

    文句雅致,叙上海四季流转之美;光影斑斓,绘浦江两岸焕彩之容

    举报

    国强 上下对仗,匠心独运,唯美境界。多谢杨克元老师精湛赐评!夏安! 举报

  • 占峰2025-07-23 08:17:32

    图片交织万象,文字贯穿祝福,魔都生息之地,镜头点睛之功。

    举报

    国强 精练雅致,内涵丰富。多谢占峰老师诗意赐评!仲夏安康! 举报

  • 黑土恋2025-07-23 07:52:00

    重磅图文,精彩!老师辛苦啦!

    举报

    国强 晚上好!多谢黑土恋老师精湛留言鼓励!夏安! 举报

  • 霜木2025-07-23 07:36:20

    看优美文字嘴里啧啧称赞,看亮丽照片,如置身于梦幻世界,让人如痴如醉。爱上海的真挚感情全倾注在“上海之美,是流动的人间诗篇”,为国强佳作点赞!

    举报

    国强 健笔蕴深情,翰墨抒胸怀。多谢霜木老师精湛赐评鼓励!仲夏安康! 举报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收藏夹名称

©2017 老小孩网站版权所有 | 沪ICP备08012383号    举报电话:021-643239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