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修改发表于2025年07月20号 15点 阅读 4057 评论0 点赞16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浙西皖南,同属天目。浙西皖南风情风貌区,位于天目山脉和白际山脉之间,两山夹一谷,形成东西向的生态屏障。天目山脉东起湖州,临太湖平原,西延浙皖交界,遥望黄山。主峰清涼峰位于临安区与安徽绩溪交界处,海拔1787米。白际山脉属于天目山脉向西南延伸部分。东北端在歙县竹铺乡,与天目山脉交会;最高峰搁船尖,海拔1481米,位于歙县与临安交界处。
我们避暑旅居的清凉峰镇,位于杭州最西端,是浙皖两省、三县交界重镇,东南与淳安县相邻,西北与安徽歙县和绩溪两县交界,素有"浙西门户"之称。这里区位优势明显,距黄山70公里,是杭黄世界级自然生态和文化旅游廊道的重要节点,也是临安融杭接皖的桥头堡。这里生态资源优渥,境内清凉峰为浙西第一高峰,素有"浙西之巅"之称,物种的多样性、生态的原始性,风光的奇特性让人惊叹。这里产业发展强劲,清凉峰镇是临安重要的坚果炒货加工集散地之一,也是杭州市唯一一家有机蔬菜小镇,境内拥有国家4A级景区大明山、十门峡、杨溪忠孝文化村落、徽杭古道、昱岭关等五大景区。
昱岭关位于浙皖交界的清凉峰镇昱岭关村昱岭山,因踞昱岭山而得名。南宋时置关,后屡经圮建。昱岭关地理位置重要,是历史上浙皖间经贸往来的必经之地,古代军事战略要冲,三国里就有孙策在昱岭关用兵的记载。昱岭关距大明山和旺民宿酒店仅十几公里的车程,开车过去河白线转杭昱线二十分钟即可抵达。7月20日入伏,天气阴沉一点也不热,上午我们继续浙西天路自驾游,到浙皖交界处的昱岭关一游。
沿杭昱线行至浙皖交界处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就是昱岭关。我们在昱岭关浙江临安、安徽歙县两边都走了一遭,风光很是迷人。城关用大小不等的花冈岩垒砌而成,关广通高8.1米,门高5.7米,阔6米,深5米,关墙向两翼山脊延伸,左右各约80米,两侧东面山坡留有戍所遗址,这里一边是浙江,一边是安徽,而生活在昱岭关周围的人民勤劳勇敢、生生不息。始建于宋朝的徽杭古道,也是一条户外徒步线路,徽城至昱岭关62公里,徒步爱好者可以来感受一番。附近有多处天生的山门景观,“十门千峰擎日月,剑门千丈锁天地”来形容真的很贴切。
在皖浙交界之处巍峨险峻的昱岭关,它宛如一位沉默的巨人,横亘在历史的长河中,见证着岁月的变迁,也流传着许多神秘而动人的传说。大禹治水镇妖关。远古时期,洪水泛滥,大地一片汪洋。大禹肩负起治水的重任,足迹踏遍了山川湖海。当他来到昱岭一带时,发现这里有一股邪恶的妖气在作祟,导致洪水肆虐,百姓苦不堪言。原来,是一条修炼千年的黑蛟在此兴风作浪。大禹决心制服这条黑蛟,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与黑蛟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搏斗。经过与黑蛟殊死搏斗,大禹终于找到了黑蛟的弱点,一斧砍向黑蛟的要害。黑蛟发出一声惨叫,倒在地上死去。为了防止黑蛟的灵魂再次作祟,大禹决定在昱岭修建一座关隘,将黑蛟的灵魂镇压在山下。于是,昱岭关便应运而生。这座关隘高大坚固,犹如一座钢铁长城,守护着这片土地。从此以后,洪水退去,大地恢复了生机,百姓们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人们为了纪念大禹的功绩,便将这座关隘称为“昱岭关”,并在关隘附近修建了大禹庙,供奉大禹的神像,祈求他保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元朝末年,朱元璋率领起义军与元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在一次战斗中,朱元璋的军队被元军追杀,陷入了困境。朱元璋带领着残部一路逃亡,来到了昱岭关。此时,元军已经追至山下,形势十分危急。朱元璋站在昱岭关上,望着山下密密麻麻的元军,心中十分焦急。就在这时,朱元璋想起了当地的一位老猎人。这位老猎人熟悉昱岭关的地形,经常在山中打猎。朱元璋派人找到了老猎人,向他请教脱险之计。老猎人告诉朱元璋,昱岭关有一条隐蔽的小道,可以绕过元军的包围圈。朱元璋听后,大喜过望。他立刻带领着军队,沿着老猎人指引的小道,悄悄地绕过了元军的包围圈。当元军发现朱元璋的军队不见时,已经为时已晚。朱元璋成功脱险后,对昱岭关充满了感激之情。他认为这是上天的庇佑,让他躲过了一劫。后来,朱元璋建立了明朝,成为了开国皇帝。他为了纪念昱岭关的救命之恩,下令对昱岭关进行了修缮和加固,并派重兵把守。
南宋时期,金兵南侵,岳飞作为抗金名将,率领岳家军奋勇抵抗。昱岭关所在的浙西地区战略位置重要,是南宋抵御北方政权南下的前沿地带之一。传说岳飞在征战过程中曾途经昱岭关,在此地让战马饮水休憩,“昱岭关岳飞饮马处”便由此得名。
昱岭关,这座位于皖浙交界处的雄关,如今只是地图上一个不起眼的地名。但在《水浒传》中,它却见证了梁山好汉最惨烈的一场败仗。当我们翻开这部古典名著,会发现昱岭关不仅是一个地理坐标,更是一面映照梁山命运的镜子,折射出英雄传奇背后的残酷现实。
在昱岭关还流传着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美女阿秀化石守关情。这些传说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昱岭关的历史长河中,为这座古老的关隘增添了神秘的色彩。它们不仅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昱岭关依然屹立在那里,见证着历史的沧桑变迁,也传承着这些动人的传说。
信纸作者:茹歌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