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修改发表于2021年09月01号 09点 阅读 5511 评论0 点赞0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行善培福 诸恶勿做
俗话说:父母造善,福荫子孙;父母造恶,祸延子孙。父母造的善恶业所产生的果报都会体现在子孙身上。但是,从佛教层面来看,各人吃饭各人饱,各人生死各人了,没有人能代替自己去承受因果报应。那么这两种讲法是否矛盾?其实并不矛盾。从理上讲,因果报应确实无法代受,但从事上讲,一个家庭成员之间的业力错综复杂,不可能存在单独造作善恶业。比如,儿女造业,她造业的色身是父母成就的;父母造业,也离不开儿女的供养因缘,更何况,无始劫来,家庭成员之间的因缘更是错综复杂。所以,一个家庭所遇到的善恶果报,是由家庭成员曾经造作的共业所感,而个人所受的善恶果报也都是自作自受,没人能代替。
信纸作者:peter攀岩者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