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修改发表于2018年08月30号 08点 阅读 10470 评论4 点赞4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带向天堂的长焦镜,永远的冒哥…
网易博友 “老冒”,我尊称为冒哥,姓袁名明生,河南郑州人,生于1953年6月18日。
和冒哥相识于2016年,网易博客博友的博友,9月24日第一次留言。
我手机上冒哥的微信标签:“护鸟使者、鸟类摄影师、博学多才、令人感动的微友……”
观鸟、护鸟、拍鸟,冒哥常年野外奔波,餐风露宿,无怨无悔,痴心不改。采风归家网络打理,应付人情往来,琐事缠身,抽空儿看时事新闻,很是忙碌。我们后来从博友又成为微友,友情日渐深厚。冒哥发给我的小视频或链接,正能量居多,偶尔也调侃开心幽默一下。2018年8月15日21:42最后一次收到冒哥《中华文明第一次被整理得如此清晰》的链接,之后连续十几天一直没有冒哥的消息,我猜测冒哥外出旅游或是和影友出门采风,也担心冒哥是不是身体不舒服罹患疾病,前天忍不住给冒哥发了“这些天去哪里了,怎么一直没有消息?”的消息,冒哥没有回复;昨天语音留言,冒哥依然没有动静;18:25看到微信上冒哥语音又取消的记录,还发过一句“在吗冒哥,怎么语音又取消了?!还没听过冒哥的河南话!”的疑问与玩笑,之后又“冒哥您倒是说句话啊!”一句牢骚,23:27终于收到回复:“老弟你好!我是你冒哥的爱人赵XX,我以最沉痛的心情告诉你,你的冒哥于16日1:30患心梗离开了我们,再也见不到他了......”友情的天空瞬间坍塌,惊闻噩耗,不胜悲痛,几度哽咽,扼腕长叹。天妒英才,苍天无眼,为什么如此善良的一个好人却不能一生平安?!“爱护野生鸟类,就是爱护我们自己。”,这是冒哥的日志座右铭------如此有爱心的一位“护鸟使者”,鸟类保护神,野生鸟类的忠诚朋友,怎么说走就走了?!匆匆,太匆匆,让亲朋好友猝不及防的如雷轰顶,情何以堪?!我从此失去了一位好博友,再也无法跟随冒哥的镜头感受野生鸟类精灵的可爱,再也无法享受冒哥图文并茂的连连佳作,只能在以前的博客和微信留言上怀缅追忆了。人格如金,冒哥善良、博爱、低调、执着、真诚,虽去犹生。天堂没有毒饵,没有粘网,没有猎枪,天堂不会“秋风起,鸟悲鸣”。冒哥,或许您太累了,想停下来歇息。或许是想带上您心爱的长焦镜到天堂继续拍鸟,您是急着要去探访在人间长途迁徙过程中惨遭荼毒罹难的鸟类朋友吗?!上苍给了您一双翅膀,您化作一只矫健的雄鹰,翱翔蓝天,飞向梦中的天堂……
凄凄然打开网易博客,图片上、字里行间感受冒哥的音容笑貌。冒哥的网易博客背景是一把斜竖的琵琶,“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冒哥琵琶声中觅知音。“真实的存在,善意地拍摄,美丽地展现”------冒哥画龙点睛,直抒胸臆,诗意画面,别致新颖。远处的小桥流水人家,粉墙黛瓦,乌篷船,天上掠过一群南飞的大雁,阵阵悲鸣和着琵琶的玉珠走盘。冒哥的日志、相册内容翔实丰富,如一部图文并茂的鸟类教科书,美不胜收。
对冒哥的了解不是很多,只知道冒哥退休前在郑州纺织机械厂工作,曾是一名知青、一名军人,仅此而已。冒哥“在邯郸纺机还有朋友,退休之后就没有再联系了。邯郸去过几次,醉过几场。很喜欢邯郸的古老厚重以及邯郸人的朴实热情。”冒哥博客上给我的这则短消息无形之中又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我对冒哥敬重有加。网络偶遇,君子之交,我们成了好兄弟好朋友。从一线工人到鸟类专业摄影师,冒哥舞文弄墨,见多识广,博学多才,才华横溢,当属五零后中的佼佼者。
“腹有诗书气自华”,冒哥的文字功底深厚,文化底蕴丰富。欣赏冒哥的摄影作品,标题诗意唯美,恰如其分,引人入胜。诸如“长河风声疾,冷空鹤唳远”、“严冬大河凉,大雁凌空翔”,不一而足;丰富的鸟类知识介绍详尽细致,又很贴心地以汉语拼音标出鸟类读音,方便大家阅读;亦科普亦散文,娓娓道来,情趣盎然;“爱护野生鸟类,就是爱护我们自己”的“豹尾”,尽述善良与大义的人文关怀。
冒哥真诚。冒哥的博友众多,日志评论各有不同。对博友的评论,冒哥回复都很及时,也从不以礼节性的"谢谢欣赏"敷衍,每次都真诚地用心回复,尽显涵养,真的很令人敬佩。作为一种新媒体、一种便捷的交流工具,博客也好,微信也罢,朋友间的及时回复是一种礼貌,予人于己都是一种尊重。“来而不往非礼也”,对博友的日志,冒哥也不是简单地点个赞,虚情假意、只言片语“欣赏佳作”一味恭维,措辞得当的中肯评论显示出他对待博友的耐心、认真与热诚。试想这得投入多少时间,耗费多大的精力?!细节彰显人品,冒哥也因此受到众博友的拥趸爱戴。我相信自己的眼力,庆幸能结识冒哥这样有为、德高望重的朋友!我不善言辞,在和冒哥的文字交流过程中,我感受到一种厚重大气的中原黄河文化熏陶,获益匪浅。冒哥的博客人气旺,人品更佳,冒哥拥有不小的粉丝群。对我这个只读过高中的“半瓶醋”,冒哥百忙之中的光顾及用心雅评,令我感动之余更添羞愧,也在无形中产生一种努力向上的动力。对摄影,我一无所知,冒哥没有居高临下、趾高气扬,丝毫没有嫌弃我这个门外汉,我感觉不到仰视的压力。高山仰止,冒哥和我的其他几位博友一样,成了我的精神偶像,深深影响了我的人生价值观,我由衷地为有这样的网友而深感自豪骄傲!
冒哥谦逊。我这人爱较真,拜读冒哥的图文日志,偶尔发现一两个错别字,会善意提醒冒哥更正以求完美。冒哥虚怀若谷,不嫌弃我的吹毛求疵、班门弄斧甚至“鸡蛋里挑骨头”,总是及时更正并予以我回复,诚恳表达谢意。不恃才傲物,不哗众取宠,冒哥始终像金色稻田一株成熟的沉甸甸的稻穗。
冒哥追求自然,摒弃虚伪。记得有一篇拍花的日志,为了拍到水滴在月季花瓣上的自然之态,冒哥宁愿在公园等到大雨降临,在雨中屏气凝神如雕塑般纹丝不动,他最见不得的就是所谓的摄影师的刻意“摆拍”造作,对手提小喷壶人工制造雨滴的假惺惺嗤之以鼻。冒哥也因此爱雨、喜雨,在对我的涂鸦《且歌且忆雨中行》的评论中,冒哥这样写道:“一生喜雨,别人避雨时我偏雨中行,也曾多次雨中浪漫如鸡落汤。老了老了依旧喜雨、盼雨,却是雨中隔窗赏雨,思想却回到当年雨中,勾起回忆……”,因雨,我们有了共同语言,思想上产生了共鸣。我的博友不多,评论者寥寥,冒哥的评论对我是一种极大的鼓励,常令我感动不已。可惜,今后我再也看不到冒哥对我日志的评论,一切只能在追忆中了,想到这里,又一次禁不住悲从中来……
冒哥侠骨柔肠,对野生鸟类怜惜呵护,大爱,倾尽天下;冒哥坦诚自然,宁肯无功而返也不愿“摆拍作秀”自欺欺人…… 憨厚“老冒”,朴实冒哥,一位令我和众博友尊敬爱戴的好人、好朋友,走了,就这么走了!
每次拜读冒哥的一篇篇护鸟日志,在学到丰富的鸟类知识的同时,敬仰也会油然而生------冒哥关爱野生鸟类,博学多才,谦逊低调,德才兼备,亦兄亦友,曾经期待也相信一份友情的永恒,却戛然而止在2018年8月16日的1时30分……
冒哥网易博客呕心沥血的所有日志,9载光阴,988篇。
冒哥网易博客的处女作,《蝶舞》,2009-8-20 06:35。
冒哥网易博客生前绝笔,《北椋鸟育雏第三季(续)》,2018-08-12 19:40。
冒哥网易博客的最后登录日期,定格在 2018-8-13 10:39。
人生苦短,生命无常。
冒哥享年65周岁。
6.18-8.16,归来去兮,宿命乎,巧合乎?!
未曾谋面,亦未闻其声,博客上头戴旅行帽一脸肃穆一寸见方的头像,是冒哥留给博友的唯一一幅个人影像。微信上冒哥的头像是一只栖息在女贞枝头孤独远眺的红耳鹎。冒哥是我微信朋友圈的星标朋友,按汉语拼音的排列顺序,“老冒”一直排在前面。每次打开微信,冒哥钟爱的红耳鹎首先映入眼帘。如今人去渺无踪,我把冒哥从“星标朋友”移出,不是人走茶凉,更不是兄弟绝情,是不敢直面、不能承受阴阳两隔的锥心之痛啊!
冒哥热爱养育他的故乡郑州。从早期的风土人情到后期的专业拍鸟,他的足迹遍及郑州的每一寸土地,透过镜头,一幅幅动感十足的鲜活像像呼之欲出,淋漓尽致地展示出他对故乡的一腔赤子情怀。
黄河湿地,一辆越野吉普缓缓而行,鱼贯而下一行志同道合的摄影人,唯独缺了冒哥。黄河含悲风呜咽,芦荻垂首雨不竭。“时闻仙鹤唳,每见凤凰翔”,仙逝的冒哥,细雨纷飞中漫步天庭,注目人间……
杜鹃啼血,百鸟齐鸣。
心绪难平,泪眼朦胧。
举目望天,碧空如洗,祥云缭绕。我仿佛看见:冒哥坐骑仙鹤,高空鸟瞰,云端俯拍,带向天堂的长焦镜,依旧"咔嚓",宛若人间。
千言万语,万语千言,难述对冒哥的敬意。
冒哥一路走好,天堂安息。
谨以此拙作,对英年早逝的冒哥聊寄哀思。
永远的冒哥……
以上照片均选自冒哥的相册,睹物思人,追忆怀缅......
信纸作者:林林总总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